最近是不是常常聽到黃金又創新高了?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在討論,連買菜的大媽都在說:「黃金現在很夯喔,要不要買一點?」搞得你心癢癢,但也一頭霧水,黃金這東西,到底有什麼魔力?真的值得我們投入辛苦錢嗎?今天,就讓身為資深財經專欄寫手的我,用最「生活化」的語言,帶你一窺黃金投資的奧秘,看看這塊閃閃發光的金屬,究竟是避險的港灣,還是誘人的陷阱?

一、黃金,為什麼這麼迷人?它真的能保值嗎?
黃金,從古至今都是財富的象徵,它不像紙鈔,各國央行愛印多少就印多少,也不像股票,一家公司經營不善可能就倒閉了。它有它獨特的「脾氣」和「特性」,讓它在全球經濟變動不安的時候,總能成為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想像一下,當各國央行像印鈔機一樣狂印鈔票,市場上錢越來越多,東西卻沒變多,通貨膨脹(Inflation)這隻大老虎就來了,錢越來越薄。這時候,黃金就像個老實人,它不會因為鈔票變多就縮水,反而因為它的稀有性,被視為能抵禦貨幣貶值的工具。你看看,從二零二零年初到二零二五年二月,黃金價格就是這樣在通膨預期下,一路「金光閃閃」地往上漲。再來,當世界上哪個角落又發生了什麼不太平的事,比如二零二二年俄烏戰爭爆發,或是近期因為關稅政策搞得人心惶惶,大家心情很不安時,黃金就成了「避險資產」(Safe-haven Asset)。這就像下大雨時,大家都會往有屋頂的地方跑,而黃金就是那個暫時能讓人心安的屋頂,金價自然就跟著「咻」地往上衝。
說到流動性(Liquidity),黃金可不是你想像中只能放在家裡金庫裡的那種死資產。現在的黃金市場超級活絡,尤其有了黃金交換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它就像股票一樣,你想買就買,想賣就賣,方便得很!二零二四年,黃金每天的平均成交金額高達兩千兩百七十億美元,僅次於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 Index)這個美國股市的指標,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就連實體黃金,你也能很方便地回售給銀行或銀樓,馬上就能把錢拿到手。更棒的是,黃金還能幫你的投資組合(Investment Portfolio)分散風險。我們常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黃金跟股票、債券這些資產的「交情」不太好,它們的漲跌節奏不太一樣,所以當股市或債市表現不佳時,黃金常常能逆勢上漲,幫你的整體資產「撐住場面」。有研究說,只要在投資組合裡放百分之五的黃金,就能顯著改善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是不是很神奇?最後,別忘了黃金本身也是一種商品,珠寶飾品、高科技產品裡都少不了它。每到第四季度到隔年年初,因為農曆年或結婚旺季,中國和印度這些黃金消費大國的需求量就會大增,常常能把金價推向高峰。

但黃金真的只會漲、不會跌嗎?這就有了「黃金保值與否」的爭議。支持者認為,黃金可是自古以來的「硬通貨」,就算全球貨幣都貶值了,它還是那塊金子,價值不會變,是低風險的避險保值資產。但反對者卻說,黃金不像股票會配股配息,它本身不會「生」出財富,價值完全就是看市場供需,漲了你才有錢賺。他們會指出,歷史上黃金雖然有大漲的時候,但多數時間都是「死魚一條」,長期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其實不算高,反而是短線套利(Arbitrage)比較有搞頭。而且,黃金走勢跟經濟的關聯性,有時候還真的挺難預測的。
二、想買黃金?這些「通道」你得知道!
搞懂了黃金的特性和爭議,你是不是想問:「那我要怎麼買黃金?」別急,黃金投資的方式可多了,從看得到摸得到的實體黃金,到在電腦上動動手指就能交易的金融商品,各有各的優缺點和風險等級,適合不同需求的投資人。選擇哪種方式,你得想想你的口袋深度、你想賺多久的錢,還有你對風險的承受能力。
首先是實物黃金,也就是金條、金幣、金飾這些實打實的黃金。你可以去銀行、銀樓或當鋪買。它的優點很簡單,就是「硬通貨」、看得見摸得著,拿在手上感覺特別安心,主要用來抵抗通膨、保值。但缺點也挺明顯的,它不會給你利息,流動性相對差一點(你要賣得找對地方),保存起來也麻煩,還得擔心被偷被搶。而且金飾的回售價格通常比買進價差很多,所以真要買實物,還是首選金條金幣,並且要確認品牌、純度、重量和證書,還要找信譽好的店家,可別被不肖商人騙了。
再來是黃金存摺,也叫「紙黃金」。它就像把黃金存在銀行一樣,你不用真的拿到實體黃金,銀行會幫你記錄你擁有的黃金克數,價格跟現貨金價掛鉤。它的優點是門檻很低,一公克就能買,不用手續費,也不用擔心保存問題。但它一樣沒利息,獲利只能靠金價漲跌的價差,而且一旦你把存摺裡的黃金轉換成實體黃金提領出來,就不能再存回去了。所以,它不太適合短期頻繁的交易,比較適合中長期持有。
如果你是投資新手,或是小資族,黃金交換交易基金(ETF)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是在證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上市的基金,大部分資金都拿去投資黃金相關資產。你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透過券商軟體輕鬆交易,投資門檻低,費用也相對便宜。不過,它的交易時間會受限於股市開盤時間,而且是由基金公司操作,你無法直接控制。像台灣股市就有「期元大S&P黃金反一交換交易基金」這類商品。近年來,黃金ETF的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成長,顯示它的受歡迎程度。
還有黃金礦業股票,也就是投資那些開採、生產黃金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這也是透過股票券商買賣。優點是門檻低、交易方便、手續費也便宜。但缺點是,這種股票的漲跌,不只受黃金價格影響,還會受公司經營狀況、股東結構、甚至礦區政策等因素影響,所以它的走勢跟黃金價格的偏離度可能比較高。
如果你想追求高槓桿(Leverage)和資金利用率,黃金期貨和黃金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 CFD)可能適合你。黃金期貨是透過期貨交易所或期貨交易商開戶買賣,起源於美國交易所(U.S. Exchange)。它的優點是可以提供高槓桿,讓你用較少的資金操作較大的部位,而且可以二十四小時雙向交易,也就是漲跌都能賺。但缺點是門檻相對高(即使是微型期貨,最低也需要數百美元的保證金),而且合約有期限,到期要平倉或換倉,合約模型也比較複雜,不適合新手。這種就適合短線交易,需要一定的交易能力。
黃金差價合約(CFD)則是追蹤現貨黃金價格的買賣合約,你不用持有實物。通常在外匯交易商(Forex Broker)開戶交易。它的優點更多元,投資門檻更低,一樣可以多空雙向交易,合約規則也比較簡單,甚至還有小型合約,對小資金投資人很友好。而且通常沒有到期日規定,不用煩惱轉倉問題,交易彈性非常高,甚至可以在同一個平台交易多種市場商品。舉例來說,像Moneta Markets(億匯)這類國際平台,就提供多種交易條件,供投資人選擇。當然,它也具有槓桿的雙刃劍效應,放大獲利的同時也放大虧損,所以務必謹慎使用。
最後,要特別提醒你,近年來還出現一種「金豆投資」。它號稱小額就能投資黃金,以零點一到一公克的小單位(金豆)進行買賣,聽起來很適合小資族。通常是以小圓球或黃金卡的形式交付,有些平台聲稱可以累積到一定克數後換大克數金條或回售。但請注意,金豆投資常常是詐騙集團的「糖衣陷阱」!務必循正規合法管道,不要輕易相信來路不明的「金豆」促銷。
不管你選擇哪種黃金投資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明確你的投資目的。你是想追求報酬率,還是單純想避險?一般來說,專家會建議你將一部分現金配置在黃金上,把它當作現金資產,來發揮它的避險作用。在長期持有的基礎上,也要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例如當股市或經濟大跌、通膨預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時,黃金就可能出現上漲趨勢,這時候就是捕捉機會的好時機。短線交易當然可以考慮黃金差價合約,但務必使用止盈(Take Profit)、停損(Stop Loss)、追蹤停損(Trailing Stop)等風險管理工具。別忘了,投資前最好諮詢財務顧問,了解自己的投資期限、風險承受能力,並將黃金投資納入你的整體投資組合策略中。還有,要搞清楚黃金的買賣成本,包含買賣價差和換匯成本,這些都會影響你的最終獲利喔!
三、黃金價格為何忽高忽低?跟誰「打架」?
國際金價就像個善變的少女,時而溫柔,時而狂野。它的「情緒」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環境、主要貨幣(特別是美元)的臉色、各國央行的利率政策、市場的供需關係,還有投資人的「情緒」等等。這些因素就像多條線,共同拉扯著金價的漲跌。
你看看,黃金價格近期可是「金」光閃閃,一路向上,不斷創下歷史新高。截至二零二五年四月,國際金價已經突破每盎司三千兩百美元。回想一下,二零二零年初黃金價格才約每盎司一千五百美元,到了二零二五年二月,竟然一度飆到兩千九百美元,這個漲幅是不是很驚人?二零二二年俄烏戰爭爆發前,金價還在一千八百美元左右,戰爭一開打,就迅速突破兩千美元。這都說明了,在經濟衰退、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時,黃金就是那個被大家抱緊處理的「救命稻草」。就連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也因為增加了市場不確定性,讓金價再次衝出新高。
不過,影響金價最關鍵的「大魔王」之一,就是美元。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的,所以理論上,美元走強,黃金相對就變便宜,金價就跌;美元走弱,黃金就變貴,金價就漲,兩者通常是「反向走勢」。但就像男女朋友吵架一樣,實際市場運作可沒那麼簡單,有時候金價的走勢會超出美元的波動幅度,甚至偶爾也會出現金價和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不完全相反,甚至相同走勢的時候,這時候就得仔細看看是哪邊「鬧情緒」了。
另一個大魔王是利率,尤其是美國的利率。利率的動向會影響美元走勢,進而牽動金價。簡單來說,如果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升息,代表美元存款的吸引力變高了,大家可能就傾向把錢存起來賺利息,黃金這種不會生利息的資產吸引力就下降,金價可能就下跌。反之,如果美國降息,那黃金的吸引力就增加了,金價可能就上漲。但別忘了,市場總是充滿變數,二零二二年就曾出現過因為俄烏戰爭,黃金先上漲,後來才因為利率上升而下跌的情況。
除了這些「外部因素」,全球中央銀行和實際需求也是支撐金價的重要力量。黃金不只用來投資,它還有實際需求,像是我們身上戴的珠寶飾品、過年送禮用的金條金幣,甚至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也需要黃金。更重要的是,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也會持有黃金,特別是新興國家,近年來不斷增加黃金持有量,目的是為了避免未來因為美元不穩或本國貨幣貶值等風險。這些「大戶」通常不太會輕易賣出黃金,反而可能在價格下跌時考慮買進,這就像給金價設了一個「地板」。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報告,二零二二年全球中央銀行及政府的黃金採購量甚至達到歷年最高,這就反映了他們對本國貨幣和美元未來走勢的不安。這些新興國家未來買黃金的動向,也將持續支撐黃金市場的低價標準,想掌握黃金大方向,每季關注世界黃金協會的資訊就對了!
四、黃金市場的「風雲數據」與潛藏的「詐騙危機」
了解了黃金的特性和價格變動原因,你可能想知道更多數據來印證。的確,財經數據就像市場的血壓心跳,能提供你量化的資訊,幫助你更了解黃金市場,甚至整個投資環境。
從黃金本身的數據來看,國際金價確實勢如破竹,二零二四年漲幅高達百分之二十八,而二零二五年四月已經突破每盎司三千兩百美元。再來看看台灣的黃金存摺,像台灣銀行三日公布的盤後牌價,每公克賣出價三千一百一十七元,每兩金條賣出價十一萬六千八百八十七元,這些都是你實際買賣時會看到的價格。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在股市表現不佳時,常能逆勢提供正報酬,例如二零一五年股票是負報酬時,黃金報酬率達到百分之十;二零二零年股票負百分之五報酬時,黃金報酬率卻高達百分之二十,這都印證了黃金作為分散風險資產的優勢。
然而,凡是市場熱絡,總會引來一些「不速之客」,那就是詐騙集團。金價飆漲的同時,黃金投資詐騙也跟著猖獗起來,這可是所有投資人最需要警惕的「地雷」!最近發生的台中豐原一家五口命案,就是一個令人痛心的警示。這家人疑似因為黃金投資詐騙而背負上千萬債務,最終走上絕路。大女兒原本只是透過同學介紹,刷卡代購黃金賺取佣金,初期還有正常返還,但後來對方涉詐帳戶被凍結,王家反而被控違約並被要求償還高額欠款,這場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詐騙集團的手法真是五花八門,而且跟著時事走。他們會利用金價飆漲的熱潮,在臉書(Facebook)等社群平台投放像「一元買金豆、每天一公克黃金,只要三十元」這種誘人廣告,或是透過社群軟體結識你,把你拉到假冒的投資群組裡,聲稱投資黃金有多賺錢。初期他們會讓你「嘗到甜頭」,製造假獲利,甚至讓你先賺到一些佣金,讓你對他們產生信任,把你信用卡的額度越養越大。等到你上鉤了,他們就會引導你下載假冒合法公司的應用程式(App)或電商平台,聲稱可以透過虛擬貨幣購買黃金,還能掌握國際金價漲跌,讓你覺得自己「穩賺不賠」。這就是典型的「養套殺」模式:先「養」肥你,讓你投入大筆資金,甚至抵押房產借款;然後就開始「套」你,等你想要出金或拿回本金時,他們就會用各種藉口,比如要繳保證金、違約金、或是要你「負責統籌團購」來勒索你;最後就直接「殺」掉,把你錢騙光然後失聯。
尤其是剛才提到的「金豆投資」,看起來小額入門很友善,但常常是詐騙陷阱。他們可能交付給你的並非純金,或者收錢後根本不交貨,甚至像前面提到的案例,平台根本就是個「遊戲平台」,帳戶被凍結後還要求你繼續儲值才能提領。刑事局(Criminal Investigation Bureau)的數據顯示,二零二五年一至五月,假投資詐騙案件數高達一萬四千一百六十七件,財損金額更是高居所有詐騙之冠,高達兩百二十四億餘元,佔總詐騙金額的百分之五十七點三!光是二零二四年七月一日、二日兩天,全國就受理了六件黃金投資詐騙報案,財損金額合計兩百一十九萬元,這些數據都在不斷提醒我們,市場上真的有太多陷阱了。
五、黃金投資,小心駛得萬年船!
說了這麼多,黃金投資到底該不該碰?其實,它沒有標準答案,端看你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但有幾點建議,請你務必放在心上,才能在黃金市場中少走彎路,甚至避開那些致命的詐騙陷阱。
第一,務必循正規管道。購買實體黃金,請選擇銀行、銀樓這些信譽良好的正規店家。投資金融商品,則要透過受合法監管的券商或平台。來路不明的社群平台廣告、陌生人或甚至是你信任的同學朋友介紹的「高獲利」黃金投資,一定要提高警覺!
第二,「聽說」不如「查證」。當對方聲稱有明顯優於市場的報酬率,或是買入價格明顯低於市價時,請務必再三查證,諮詢聲譽良好的交易商或你信任的財經顧問。切勿輕信「保證獲利」、「穩賺不賠」這類的甜言蜜語,金融市場沒有穩賺不賠這回事,連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說,投資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是保住本金,第二是記住第一件事。
第三,謹慎使用線上平台。尤其是聲稱可以透過虛擬貨幣投資黃金的平台,一定要確認其合法性及監管資訊。詐騙集團最愛用這招,讓你覺得方便、新潮,結果卻是血本無歸。
第四,任何要求你儲值、繳費、轉帳到私人帳戶的要求,都要警惕。特別是在你無法出金時,對方又要求你繳交什麼「保證金」、「違約金」,這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詐騙!
黃金雖然在某些時刻能發揮避險與保值作用,但它畢竟是一種投資工具,有賺有賠,風險自負。它不適合追求短期暴利,也不是一夜致富的捷徑。若你的資金流動性不高,或是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建議你先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量力而為。投資前多做功課,多方求證,保護好自己的辛苦錢,這才是最重要的黃金投資心法!
⚠️ 風險提示: 任何投資皆有風險,黃金投資亦不例外。投資人應在充分了解投資標的、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後再進行投資。本文僅為科普性質,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若有疑慮,務必諮詢專業財務顧問。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