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225狂飆!台幣升值,資金大挪移,你該怎麼辦?

Written by:

嘿,各位朋友,最近是不是覺得全球股市像搭雲霄飛車,忽上忽下,讓你有點搞不清楚方向?尤其聽到「日本股市」又創新高,心裡是不是又癢癢的,想說:「等等,日本不是失落三十年嗎?怎麼突然這麼猛?」別擔心,這可不是什麼玄學,背後其實有一堆環環相扣的財經小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大家驚呼連連的「日經225指數」,還有它如何牽動著我們台灣、甚至是整個亞洲市場的資金流向。

說到日本股市,最近真的像吃了大力丸一樣,尤其是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 index),表現簡直是亮眼到不行。根據資料,光是到了2025年6月30日,日經225指數就已經連漲了五個交易日,收盤達到40,487.39點,創下將近11個月來的新高。再往前推幾天,6月27日那天,它更是豪氣地衝破4萬點大關,這可是今年1月以來頭一遭看到這樣的好光景呢!是不是聽起來就讓人心臟砰砰跳?

你可能會好奇,日本股市到底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有活力?其實啊,主要就是搭上了全球宏觀經濟的好幾班順風車。首先,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的降息預期讓市場情緒樂觀起來,大家覺得錢會變多、投資成本會降低,自然就願意把資金投入股市。再來,美中貿易協議的進展,以及白宮發言人暗示可能放寬關稅期限,這些都讓市場對於貿易情勢緩和的期待值拉高,就像是烏雲散開、陽光灑落,自然就激勵了股市的表現。

當然,日本股市的強勁表現,還有它自己獨特的優勢。像是科技股和出口類股就功不可沒,尤其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半導體相關公司,像是測試設備商愛德萬測試(Advantest)、晶片設備巨擘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還有晶圓切割機廠DISCO(DISCO Corporation),它們的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別忘了,日本還是汽車製造大國,像豐田(Toyota)、本田(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這些公司的股價也一度表現不俗。不過,也有小插曲,像是日產汽車最近因為小型車銷售不振,傳出要大減產,這也讓它的股價稍微休息了一下,市場就是這麼有趣,有高潮也有低谷。除了日經225指數,另一個重要指標東證股價指數(TOPIX)也跟著連續上漲,這都顯示日本股市的熱度可不是單一現象,而是全面性的。

講完了日本,我們也來看看鄰居韓國跟我們台灣股市的狀況。南韓股市的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雖然經歷了兩天的下跌,但在2025年6月30日也反彈了回來,可見市場的韌性。裡頭的表現也是有漲有跌,像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SK Hynix)就大漲,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的股價就稍微休息了一下。

至於我們台灣呢?加權股價指數(TAIEX)和櫃買指數(OTC index)在6月27日也同步上揚,電子權值股和AI概念股依然是資金的寵兒。台積電(TSMC)更是穩坐成交值冠軍寶座。不過,最有趣的是,由於新台幣匯率(New Taiwan dollar exchange rate)大幅升值,甚至一度突破29元大關,重返28字頭,創下近三年新高,這可是讓台灣的投資人有了新的「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方向。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趨勢?台灣投資人今年以來,從美債ETF(Exchange Traded Fund)撤出了約950億元台幣的資金,這是2020年以來半年度撤離規模最大的一次。為什麼會這樣?除了美國財政前景不明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等大環境因素,新台幣升值也是一個關鍵。當台幣變強了,大家就會把眼光轉向那些相對有潛力的市場,這時候,日本主題的ETF就成了香餑餑!像是富邦日本正2、國泰日經225、元大日經225這些日股相關ETF都表現得超級搶眼。同時,台灣本土的高股息ETF也持續受到青睞,像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息、元大台灣高股息這些都穩健上漲,可見台灣投資人還是很愛「穩定配息」這件事。這就好像大家開始把錢從原本的「美式大餐」換成了「日式定食」加「台式小吃」,尋找更符合當下口味的投資標的。

聊了這麼多市場動態,你可能還是對那個「日經225指數」有點懵懵懂懂。到底它是什麼?其實,它就像是日本股市的「體育明星榜」,追蹤的是日本領先且最受尊敬的225家公司的股票表現。它是一種「價格加權指數」(price-weighted index),簡單來說,就是股價越高的公司,在指數裡的影響力就越大。這個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Nikkei Inc.)每天計算發布,從1950年就有了,可以說是日本經濟的晴雨表。

你可能想問,那我可以「直接」投資日經225指數嗎?答案是:不行。日經225指數本身只是一個數字,讓你了解整體市場的趨勢,就像你不能直接買下「股市」這個概念一樣。但你可以透過一些「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 financial products)來間接投資,比如購買日經225指數的期貨(futures)或相關的基金(funds),或者直接投資它裡面的成分股。舉例來說,今年日經225指數裡表現最好的成分股,有公司股價上漲了將近280%;但也有表現不好的,下跌超過六成。這就告訴我們,即使是大盤上漲,裡面的個別公司表現也可能天差地遠。

總結一下,現在全球金融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八爪章魚,每一隻觸手都相互影響。日本股市的強勁表現,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從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預期、美中貿易協議的進展,到各國匯率的波動,都像骨牌效應一樣,牽動著亞洲區的資金流向。特別是台灣投資人,在這波資金大挪移中,展現了敏銳的嗅覺,從美債撤出轉投日本主題和台股高股息ETF,這不只反映了對美國財政前景的擔憂,也顯示了對亞洲區域市場的信心。

不過,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雖然看起來股市很熱鬧,但金融市場裡的交易可不是玩大富翁那麼簡單,它涉及高風險,有可能會讓你損失掉部分甚至全部的投資金額。尤其像是保證金交易這類槓桿工具,更會讓金融風險倍增。在做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務必像個偵探一樣,把跟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搞清楚,仔細考慮自己的投資目標、過往經驗,還有最重要的是,你能承受多少風險。如果真的不太確定,找個專業人士聊聊,尋求專業建議絕對是個明智的選擇。

記住,就像我們說的,市場價格不一定即時或準確,有時候可能只是作價者提供的「參考」,不適合直接拿來當交易依據。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應該建立在完整的資訊和對風險的透徹理解上。畢竟,賺錢的過程有時比結果更重要,對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