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指數:科技股狂飆,貿易戰陰影籠罩?

Written by:

“`html

嘿,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姐妹!說到投資,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財經新聞像天書一樣,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就瞬間「卡關」?特別是聽到什麼「道瓊、標普、納斯達克」的,腦袋直接當機,覺得跟自己的生活好像搭不上邊?

別緊張!今天,我就要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把大家口中的「美股三大指數」扒光光,讓你看懂它們的脾氣、個性,還有最近市場上那些「熱鬧事」。準備好了嗎?泡杯茶,咱們輕鬆聊聊這股市裡的「愛恨情仇」。

美股裡的「三大天王」:誰是老大哥、誰是人氣王?

很多人一聽到美股,腦子裡可能就浮現一堆數字跳來跳去,彷彿有隻看不見的手在操弄。其實,美股雖然複雜,但也有幾位「關鍵人物」,它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美股三大指數」: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簡稱DJIA)、標普五百指數(S&P 500 Index)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它們就像三位個性迥異的天王巨星,各司其職,共同勾勒出美國股市的樣貌。

首先登場的是我們的「老大哥」—— 道瓊工業指數。它可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指數之一,裡面只選了三十家藍籌股,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精英俱樂部,成員都是各行各業的龍頭老大,像是麥當勞(McDonald’s)、迪士尼(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可口可樂(The Coca-Cola Company)這類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它計算方式比較特別,是「價格加權平均」,簡單來說就是股價高的公司對指數影響力比較大。不過,因為成員少,所以它雖然能反映一些傳統產業巨頭的表現,但要說代表整個美股的「健康狀況」,那就有點以偏概全了,畢竟它就像一個頂級豪華團,人數少,很難代表全體國民旅遊的感受。

再來是「人氣王」—— 標普五百指數。如果你只打算追蹤一個指數,那麼標普五百絕對是首選!它囊括了美國五百家最大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市值加起來,幾乎佔了整個美股總市值的八成。它採取「流通市值加權」的方式,也就是說,公司市值越大、在市場上流通的股票越多,對指數的影響就越大。這就像一個包含各行各業的國家隊,涵蓋範圍廣,所以普遍被視為美國股市最具代表性的指數。資訊科技、醫療照護、非必要消費這些產業,在標普五百裡佔的份量可不輕,可以說,想看美國經濟的整體脈動,盯著標普五百就對了。

最後出場的是「科技尖兵」——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說到它,就不能不提「科技股」!這個指數由所有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組成,成分股超過兩千五百家,其中光是科技股就佔了四到五成。蘋果(Apple Inc.)、微軟(Microsoft Corp.)、亞馬遜(Amazon.com Inc.)、Meta(Meta Platforms Inc.,前身為Facebook)這些科技巨頭,很多都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如果你是科技迷,或者想搭上科技發展的順風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就是你的最佳指南。當然,納斯達克還有一個「兄弟」叫納斯達克一百指數(NASDAQ-100 Index),它更聚焦,只挑了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裡市值最大的前一百家「非金融類股」,科技純度更高達近六成,是追蹤科技股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主要指標。

除了這三大指數,美股還有個「小而美」的羅素兩千指數(Russell 2000 Index),它專門反映美國小型公司股票的表現。這些小型公司雖然波動性高,但如果成長起來,爆發力也可能很驚人,適合那些追求小公司成長機會的投資者。這就像在尋找明日之星,風險高但潛力也大。

科技股起飛,但烏雲也來攪局:近期美股市場的「天氣預報」

最近的美股市場,可謂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讓人又愛又恨。

一方面,科技股就像坐了火箭一樣,表現超乎預期。還記得二〇二五年七月十日嗎?美股三大指數可是全線上升,其中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更是大漲一百九十二點,創下了收市新高,簡直是科技股的狂歡派對!道瓊工業指數也上漲了兩百一十七點,標普五百指數則上升了三十七點。特別是人工智慧(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 Corp.),股價一度飆升到每股一百六十四點四二美元的歷史新高,市值甚至短暫突破了驚人的四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里程碑的企業。Meta、Alphabet(Alphabet Inc.)、微軟(Microsoft Corp.)這些科技巨擘也都有超過百分之一的漲幅,簡直是讓科技投資人樂開了花。

然而,就在科技股一片歡騰之際,另一邊卻是風雲變色。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二〇二五年七月七日突然宣布,自二〇二五年八月一日起,將對來自日本和韓國的商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這消息一出,就像一顆震撼彈,讓全球市場都為之一震。你想想,這簡直是把貿易戰的烈火又重新點燃了!

當天,美股三大指數午盤就應聲擴大跌幅,道瓊工業指數收跌百分之零點九四,標普五百指數下跌百分之零點七九,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下跌了百分之零點九二。在美國上市的日本車企,像是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 Ltd.)的美國存託憑證(ADR)盤中一度暴跌超過百分之七,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也收跌百分之三點九九。韓國概念股也難逃一劫,樂金顯示(LG Display Co. Ltd.)收跌百分之八點零三,韓國SK電信(SK Telecom Co. Ltd.)則重挫百分之七點七二。

這道關稅令一出,市場立馬聯想到美國對日韓那「堆積如山」的貿易逆差。根據數據顯示,二〇二四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高達六百八十五億美元,對韓國的貿易逆差也有六百六十億美元。川普的政策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這些國家「買更多美國貨」。但他這種獨立於現有關稅之外的「加碼」行為,加上威脅若有報復就「追加同等幅度關稅」的強硬姿態,直接把市場對貿易戰升級的擔憂推向高點。

貿易戰升溫會帶來什麼後果呢?最直接的可能就是美國消費者的荷包要「大失血」了,因為進口商品價格會變高;供應鏈也會被打亂,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更可怕的是,通膨壓力可能再次浮現。而且,亞洲貨幣可能因此展開一場「貶值大賽」,就像在七月七日,美元兌日元就突破了一百四十六點零零,單日漲幅超過百分之一;美元兌韓元也逼近了一千三百八十點零零,同樣上漲超過百分之一,這都是市場恐慌的直接反應。甚至連歐盟(European Union)都可能考慮實施報復性關稅,這場貿易風暴的蝴蝶效應,實在讓人不敢掉以輕心。

除了這些「大戲」,一些個股的表現也牽動著市場的心。比如特斯拉(Tesla Inc.),就因為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一些言論,加上第二季度汽車交付量同比下降百分之十四,表現不如預期,在七月七日當天股價下跌了百分之六點七七,公司市值一夜之間蒸發了超過六百八十億美元,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另一邊,英特爾(Intel Corp.)傳出大規模裁員計畫,也讓人看到傳統科技巨頭轉型期的陣痛。而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的股價卻持續走強,顯示了共享經濟在某些領域的韌性。

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市場表現,也讓「恐慌指數」(VIX)和「美銀美林債券波動指數」(MOVE Index)雙雙飆升。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它反映了市場的風險情緒顯著降溫,投資者正在為債券價格和殖利率的重大變化做準備,簡而言之,大家開始「害怕」了,急著把錢往相對安全的債券市場裡搬。

貨幣政策和經濟數據:財經界的「心跳與脈搏」

光看股市的漲跌還不夠,我們還得關注財經界的「心跳」——貨幣政策,以及「脈搏」——經濟數據。

大家都知道,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簡稱Fed)的利率政策,就像是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一句話,甚至一個會議紀要,都能讓市場上下波動。比如,據中國基金報報導,市場都在屏息等待即將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因為這很可能會引發黃金價格的劇烈波動。這就好比,聯準會主席咳嗽一聲,整個市場都得跟著打噴嚏。

而前總統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甚至公開呼籲聯準會理事會干預主席鮑爾的政策立場,認為他「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的作法正在造成嚴重傷害」。這顯示了不同政治勢力對貨幣政策的看法,也增加了市場對聯準會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

在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對日韓的巨額貿易逆差,是川普決定加徵關稅的直接原因。此外,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數據顯示,二〇二五年一月的貿易逆差創下了一千三百一十四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比前一個月猛增了百分之三十四。這組數據,加上特斯拉交付量不及預期、輝達市值創新高,以及日元、韓元在關稅政策宣布後承壓貶值,都共同描繪了當前美國經濟面貌的複雜性。貿易逆差的擴大,一方面說明了美國消費市場的強勁需求,但也同時暴露出其在國際貿易中的結構性問題。匯率市場的即時反應,更是政策變動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的縮影。

投資江湖的「生存指南」:如何見招拆招?

面對這樣瞬息萬變的股市,身為小資族的我們,該如何「見招拆招」呢?

首先,對於想參與美股投資的朋友,透過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直接連結一籃子股票,能有效分散風險,特別是像標普五百ETF,直接投資了五百家美國大公司,比單押某幾支股票穩健多了。但在挑選國內外ETF時,你可得睜大眼睛,要看它的「費用率」高不高、市場上容不容易買賣的「流動性」好不好、它跟蹤指數的「追蹤誤差」大不大,還有買賣時可能會有的「折溢價」問題,以及匯率變動對你收益的影響。就像買東西要貨比三家,ETF也不能隨便挑!

其次,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多元化投資絕對是「保命」的不二法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除了美股,也可以考慮配置一部分資金在債券、房地產或其他資產類別。同時,深入研究指數的歷史數據,運用技術分析工具,也能幫助你更好地判斷入場和出場的時機。

最後,溫馨提醒大家,在這樣動盪的時期,盡量「避免重倉汽車和消費品板塊」,因為這些產業最容易受到貿易戰關稅的直接衝擊,風險相對較高。

總之,美股市場既有機遇也有風險。在科技巨頭的推動下,整體表現趨強,但也別忘了川普的關稅政策,這就像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帶來顯著的不確定性。對於我們這些小散戶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多做功課,分散風險,才能在這波濤洶湧的金融市場中,穩穩地走下去。

⚠️ 風險提示: 投資有賺有賠,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本文僅為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在進行任何投資決策前,請務必諮詢專業理財顧問,並充分了解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若資金流動性不高,更應謹慎評估再採取任何投資策略。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