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最近打開電視或滑手機,是不是常聽到「金價又創新高」的消息?搞得隔壁賣菜的王大嬸都開始問:「哎呀,黃金是不是要漲到天邊去啦?我那點老本,是不是該買些黃金來放著?」這可不是王大嬸一個人的心聲,全球經濟現在就像坐雲霄飛車,忽上忽下,通膨這個大魔王又蠢蠢欲動,地緣政治的火藥味也沒停過,搞得大家心裡都毛毛的。這時候,黃金這位老朋友,又被大家搬出來當作「避險神器」了!
不過,提到買黃金,很多人可能腦海裡就浮現金條、金飾,或是去銀行開個黃金存摺。這些方法當然可以,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沒有一種投資黃金的方式,可以像買股票一樣方便,隨時在電腦前敲敲鍵盤就能搞定?答案是肯定的!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今天的主角——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它就像是黃金的「分身」,讓你不必真的去搬金條,也能參與金價的漲跌。那麼,市面上到底黃金ETF有哪些選擇呢?別急,今天就讓我這位老財經寫手,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你一探究竟!

話說回來,為什麼黃金在這麼多不確定因素下,會被視為是「救命稻草」呢?其實很簡單,就像你家裡的保險箱,當外面風雨飄搖的時候,總希望有樣東西能牢牢地替你守住財富。黃金就是這個角色。根據近期的市場觀察,當全球面臨通膨壓力高、各國中央銀行(特別是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像變臉一樣忽高忽低、加上各地區衝突不斷,資金就會往黃金這裡跑。你可以看到,黃金現貨價格在2024年初還在每盎司2,057美元的低點徘徊,結果到了同年4月,竟然能突破3,509美元!到了10月21日盤中,年內累積升幅更是高達32.18%!這漲勢,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同時,全球黃金ETF的資金也是滾滾流入,單單2024年9月就已經連續五個月淨流入了,黃金交易量也增加了7%。這數據在在都證明,黃金確實是投資組合裡不可或缺的「保險棋子」。
央行的「利率政策」對金價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想像一下,當銀行利息很高時,把錢存在銀行是不是很划算?這時候,你就不會想去買不會生利息的黃金了,這就是所謂的「機會成本」。反之,如果銀行利息很低,甚至可能降息,那麼持有黃金的吸引力就大大增加了,因為你的錢放在銀行也賺不了多少,還不如去投資可能漲價的黃金。所以,每次美國聯準會一發話,說要升息還是降息,黃金市場都會抖一抖。再加上國際局勢的變化,資金流向更是複雜,這也讓金價跟著跳恰恰。此外,通膨率、美元指數的強弱、甚至整體經濟景氣的好壞,都像金價的「天氣預報」。當通膨來勢洶洶,或者經濟前景不明朗時,黃金就成了抗通膨、避風險的好選擇;而當美元走弱時,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通常會跟著上漲,反之亦然。你知道嗎?截至2024年底,我們台灣央行的黃金儲備量大約有424公噸,佔整體外匯存底約0.8%,這也代表著黃金是國家級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呢!

講了這麼多黃金的好處,你可能心癢癢了,那到底有哪幾種方式可以投資黃金呢?這就像你肚子餓了,要吃飯糰還是麵包一樣,各有優缺點。最傳統的當然是實體黃金,像金條、金飾、金幣、金塊,去銀行或銀樓買,雖然摸得到、看得見,但交易便利性不高,買賣的成本通常落在1%到3%,而且還要煩惱保管問題。第二種是黃金存摺,在銀行開戶,銀行幫你保管黃金,不用擔心被偷,交易也方便很多,成本差不多也在1%到3%之間。再來是黃金現貨,透過興櫃市場的交易平台(像是台銀金AU9901或一銀金AU9902),最低買進單位是一台兩,交易便利性高,成本約0.50%。還有黃金期貨,這個就比較「刺激」了,它有高槓桿,可以以小搏大,但相對的風險也高得嚇人,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斷頭」,不適合我們一般投資人。
那黃金ETF呢?它就像是把黃金「證券化」了,你可以直接透過證券商的帳戶,像買賣股票一樣在股市買賣,交易便利性超高,而且成本通常只有0.25%,是目前公認方便又門檻較低的投資黃金方式。講到這裡,你是不是開始好奇,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黃金ETF有哪些呢?它們可不是都長一樣喔!

黃金ETF主要分成兩大類,就像黃金的「雙胞胎兄弟」,一個是「實物黃金ETF」,另一個則是「黃金礦業ETF」。
1. 實物黃金ETF(或稱追蹤金價型):這類ETF的目標很單純,就是想緊緊跟隨金價的漲跌。它背後通常是真的有實體黃金在保管的,所以金價漲,它就跟著漲,金價跌,它就跟著跌。這類ETF通常不會配發股息,因為它只是純粹追蹤金價。
* 美股代表:如果你想投資全球市場,美國的黃金ETF選擇很多。像是鼎鼎大名的GLD(SPDR黃金信託ETF),它管理費0.40%,資產規模高達9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黃金ETF。還有IAU(iShares黃金信託ETF),管理費更低一點,0.25%。如果你對費用特別敏感,可以看看GLDM(SPDR黃金迷你信託ETF),管理費只要0.10%,不過相對來說流動性會比GLD低一點。其他還有像SGOL(abrdn實體黃金ETF)、IAUM(iShares微型黃金信託ETF)等,管理費也都非常親民。
* 台股代表:如果你習慣在台灣下單,台股也有黃金ETF,不過要特別注意,它們大多是期貨型ETF,並不是直接持有實體黃金。例如00635U(期元大S&P黃金),它的管理費約1.15%。另外,還有刺激的00708L(期元大S&P黃金正2),這是兩倍槓桿的ETF,金價漲1%,它可能漲2%,但跌1%它也可能跌2%,風險加倍!更不用說00674R(期元大S&P黃金反1),這是反向ETF,金價漲它反而跌,這兩種槓桿型和反向型ETF,波動性極高,只適合對市場判斷非常精準、且能承受高風險的專業玩家,一般人千萬別亂碰,否則很容易「畢業」!
* 港股代表:香港市場也有實物型的黃金ETF,例如2840(SPDR金ETF)和3081(價值黃金ETF),它們的年度升幅在2024年初表現亮眼。還有83168(恒生人民幣金ETF),如果你想用人民幣計價,這也是一個選擇,但要考慮到匯率波動的風險。
2. 黃金礦業ETF(追蹤金礦公司股價型):這類ETF就不是直接追蹤金價了,而是投資那些開採黃金的「公司股票」。你可以想像成,當金價上漲,這些金礦公司賺錢的機會就變大,理論上他們的股票也會跟著漲。但別忘了,公司經營的好壞、挖礦成本、甚至是環保政策,都會影響這些公司的股價,所以這類ETF的波動性通常會比實物型黃金ETF來得更高,但相對的,它就有可能配發股息。
* 美股代表:GDX(VanEck黃金礦業ETF)和GDXJ(VanEck小型黃金礦業ETF)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它們管理費約0.5%上下。
搞懂了黃金ETF有哪些,接下來就是實際操作的「眉角」了。投資黃金ETF,可不是隨便挑一檔就行的,有幾點你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首先是費用率,也就是ETF的管理費。這筆錢雖然看似不多,但長期下來可是會影響你的總回報的。例如前面提到的GLDM,管理費只有0.10%,相較於GLD的0.40%,如果長期持有,省下來的錢可是很可觀的。再來是流動性,就像你去市場買菜,如果人煙稀少,你的菜可能很難賣掉,或者會被殺價。ETF也是一樣,流動性高的ETF(也就是交易量大、市值高),買賣會更順暢,交易成本也會比較低。GLD和IAU就是流動性很好的例子,而GLDM相對就比較低。
第三個要注意的是「追蹤誤差」。你可能會問:「不是說會緊跟金價嗎?怎麼還會有誤差?」沒錯,因為ETF在管理、交易、保管實體黃金時都會產生費用,這些都會讓ETF的實際表現跟它追蹤的金價產生一點點落差,這就是追蹤誤差。雖然通常不大,但對於極度要求精準的投資人來說,還是要留意。最後,如果你買的是非美元計價的黃金ETF,像是前面提到的港股「恒生人民幣金ETF」,那麼你就要特別注意「匯率風險」了。人民幣兌台幣或美元的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你的投資價值,這就像你在國外買東西,匯率好壞,直接影響你的荷包。所以,綜合評估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那麼,要到哪裡去買這些黃金ETF呢?對於我們繁體中文地區的投資人來說,最常見的就是透過證券商。如果你想買美股的黃金ETF,現在很多香港的券商都提供非常便捷的服務,例如富途證券、微牛證券、老虎證券、漲樂全球通、華盛證券、盈透證券、盈立證券、長橋證券等等。這些券商的佣金和平台使用費結構各有不同,就像手機費率方案一樣,有的主打零佣金,有的則會收一點點。舉例來說,富途證券可能是每股0.0049美元佣金加上每股0.005美元平台使用費,而盈立證券則是零佣金但平台使用費較高。如果你主要想買台股的黃金ETF,當然就是透過台灣本土的證券商了。選擇哪家,就看你平時主要交易哪個市場,以及你對交易成本有多敏感囉!
總結來說,黃金ETF就像是一把現代的「金鑰匙」,它讓投資黃金這件事,從過去的「有錢人的遊戲」變得更親民、更方便。它門檻低、交易靈活,讓你可以輕鬆地將黃金納入你的資產配置,為你的投資組合多加一道「保險」。然而,投資就像開車上路,再平坦的路也可能有坑洞。金價並非只漲不跌,它會受到全球經濟、央行政策、美元強弱、甚至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而波動。特別是那些帶有槓桿或反向功能的黃金ETF,它們的風險更是倍數級地增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在開心投資的同時,務必先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好功課,別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才能讓你的財富走得更穩健、更長遠!
“`
發佈留言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