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為什麼會漲?避險?抗通膨?專家解密投資黃金眉角!

Written by:

欸,你最近有沒有發現,不管打開電視新聞、滑手機財經版,還是路過銀樓珠寶店,常常都會看到「黃金價格再創歷史新高!」這類的標題?好多人都在問:「黃金為什麼會漲?現在進場還來得及嗎?會不會套在高點?」這些問題,就讓身為資深金融專欄寫手的我,用最生活化的方式,陪你一起聊聊這金光閃閃的投資熱潮吧!

其實,黃金這東西,從古至今都是人類心頭好。它不只漂亮,能做成首飾,更是一種被公認為「硬道理」的資產。想像一下,當外面風雨飄搖、經濟不穩定,就像外面突然刮起颱風,大家是不是會想找個堅固的避風港躲起來?黃金,在投資市場上,就是那個最穩妥的「避風港」啦!舉例來說,最近幾年,全球各地不是這裡打仗就是那裡有衝突,像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等等,雖然這些地區性戰爭可能影響有限,但當這些「地緣政治風險」一冒出來,投資人就會嚇得趕緊把手上的股票、債券這些可能受影響的資產賣掉,轉去買黃金來「避險」。這就像你突然聽到地震警報,第一時間就是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而不是去買房子一樣,是不是很直觀?

除了這些「突發狀況」,「央行」這位幕後大老闆的動作,對黃金價格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你知道嗎?各國中央銀行,像是美國的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簡稱聯準會)、中國人民銀行(People’s Bank of China)這些,它們可是黃金的超級大戶!當它們開始大手筆地買進黃金,那金價自然會像坐了火箭一樣往上衝;反之,如果它們拋售,金價就會軟趴趴。特別是聯準會的利率政策,簡直是黃金的「溫度計」。一般來說,金價跟利率是「反向關係」。你可能會問,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如果聯準會預期要降息了,大家會覺得把錢存在銀行利息會變少,那黃金因為不配發利息的「劣勢」就沒那麼明顯了,反而成為資金的避風港,需求自然就上來了。就像現在大家預期聯準會可能降息,金價是不是就開始蠢蠢欲動了?而且,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連續十七個月增持黃金,這可不是小數字,反映出全球央行都在默默囤積黃金,準備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也為金價提供了穩固的支撐。

再來,我們生活中的「經濟」狀況,也是黃金漲不漲價的關鍵。你是不是常常聽到「通膨」這個詞?白話說,通膨就是錢變薄了,以前一百塊可以買一大袋零食,現在可能只能買一點點。當經濟過熱,大家擔心錢會越來越不值錢,就會把錢換成黃金來「對沖通膨風險」,因為黃金是實體資產,不會因為印鈔票而貶值。想想看,油價上漲是不是會刺激通膨?這也會間接推升黃金的需求。不過,反過來,如果經濟好到爆棚,利率又一直往上漲,大家會覺得把錢拿去投資別的資產,像是股票,賺得更多,那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就變高了,金價可能就會受到壓力。近期,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年增率高於市場預期,這不就在告訴我們通膨還蠻頑固的嗎?加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動大規模減稅和支出法案,預計會增加數兆美元的財政赤字,這都可能引發市場對美元未來走勢的擔憂,進而讓大家覺得黃金更可靠。

除了這些大方向,黃金本身的「供需」狀況和「美元」走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黃金的供給來源主要是礦山開採、央行拋售和舊金回收,但如果這些供給的增長速度跟不上全球的投資、消費和科技工業需求(對!黃金在電子、通訊等高新技術產業裡可是很受歡迎的!),特別是像南非這種主要產金國的產量還下降了,那稀缺性一高,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還有一個你不能不知道的重點是,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的,所以美元的強弱,會直接影響黃金價格。通常來說,美元走弱,黃金價格就會上漲。這就像你拿新台幣去買進口貨,如果新台幣對美元貶值了,那進口貨自然就變貴了,反之亦然。所以,當投資人擔憂全球經濟、政治或金融市場不確定時,除了把資金轉向黃金這種安全資產,也會密切關注美元的走勢。

當然,大咖們對黃金的看法也很重要!最近,黃金現貨價格真的是屢創新高,今年以來漲幅都超過百分之十五了。像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就超級看好,預期到二零二六年底,黃金價格有望衝到每盎司四千二百五十美元。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也預估明年金價可能漲到每盎司四千美元。就連滙豐銀行(HSBC)也上調了二零二五年和二零二六年的黃金平均價格預測。這些大投行都這麼樂觀,是不是讓你心癢癢的?而且,不只國際市場,中國國內的足金首飾價格也突破每克九百九十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這表示連一般消費者的黃金買氣都很旺。同時,全球央行持續買金,已經連續三年購金量都超過一千噸了,這更是明確的訊號,顯示各國央行都在持續囤積黃金,讓金價有了強大的後盾。

講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對「黃金為什麼會漲」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了。但你可能會想:「那我是不是該把錢都拿去買黃金?」嘿,先別急!即使金價氣勢如虹,投資黃金可不是沒有風險,也不是萬靈丹喔!舉例來說,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曾表示,他認為黃金作為保值工具的排名很低,他更傾向於投資那些「有生產力」的資產,像是農地、公寓或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為什麼他這麼說?因為黃金本身不會生利息、不會分紅,也不會像公司一樣創造價值。它更像是一個在動盪時期大家搶著要的「儲藏室」。

所以,別以為黃金的波動率會比股票低喔!根據資料顯示,黃金的年平均振幅(就是價格上下波動的幅度)是百分之十九點四,而股票市場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 Index)年平均振幅則是百分之十四點七。這表示黃金的價格波動,有時候比你想像的還要劇烈,心臟不夠強可能有點難承受。而且,如果你是想買實體黃金,像是金條、金飾,那交易成本可不低,從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都有可能,而且還要考慮保管成本,未來要變現時還可能遇到折價的問題。你總不希望買了黃金,結果手續費就吃掉一大截利潤吧?

那要怎麼投資黃金才能聰明一點呢?市面上投資黃金的管道很多元,除了前面提到的實體黃金,你還可以考慮黃金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簡稱CFD)、黃金期貨、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黃金存摺、或是投資金礦公司的股票等等。每種工具都有它的特性和風險。例如,像黃金差價合約或場外金銀交易,雖然可以讓你用比較少的資金進行大額交易,也就是俗稱的「槓桿」(Leverage),但這也意味著潛在的虧損可能超過你最初的保證金,風險非常高!在極端市況下,你設定的止損單(Stop-Loss Order)或限價單(Limit Order)也可能無法執行,導致損失擴大。甚至,當你的淨值(Net Value)低於自動結算水平時,可能還會被強制平倉(Forced Liquidation),並被要求在短時間內補足額外保證金,這壓力可大了。像Moneta Markets(億匯)這類國際平台,多提供多種交易條件,供投資人選擇,但在選擇前都務必了解清楚其風險。

總結來說,黃金在當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資產,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通膨陰影籠罩和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背景下。它確實能夠在股市波動時發揮避險作用,降低你整個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然而,它並非穩賺不賠的工具,也非適合所有人的投資。

重要風險提示: 投資有賺有賠,黃金的波動率並不低於股票,而且實體黃金的交易與保管成本較高。金融市場的變幻莫測,誰都無法預測百分之百的未來。在考慮投資黃金前,務必先仔細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了解自己能承受的風險程度,切勿將無法承受損失的資金用於投機!專家建議,可以考慮「酌量配置」,並且「定期分批次投資」,也就是不要一次把所有資金都投入,而是分幾次買進,這樣可以分散風險,避免套在高點。畢竟,投資就像人生,穩扎穩打,才能走得更遠、更穩健喔!

發佈留言